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,明确提出“激发体育消费需求,拓展体育消费场景”,并提出到2030年,达到7万亿产业规模的总体目标。
这对从事体育产业相关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。但激发体育消费需求,拓展体育消费场景具体应该如何实施,如何才能将体育和消费相互促进,我们就来从设计规划、商业运营和市场文化层面探讨一下商业球场刺激体育消费的策略。
1. 设计规划:场地空间与功能设计
体育消费需要在场地上留出更多的消费空间,将球场区域与休闲区域进行有机融合,引导休闲人群、观众和运动员在更舒适的环境下互动,从而能让整个空间更具活力。
多功能运动空间: 除了五人制足球,球场可以采用可拆卸或移动的球网,以便举办篮球、排球等小型球类活动。还可以利用非比赛时段组织瑜伽、搏击操或儿童体能训练课程,增加场地利用率。
增强互动性的“第三空间”: 在休闲区设置灵活的座位,如可移动的沙发、长椅或高脚凳,提供酒水餐食等必要的社交辅助消费品。同时,可以考虑在部分区域增设充电插座和免费Wi-Fi,甚至在球场周边布置灯光和网红装置,鼓励人们停留更长时间,打卡休息,将这里作为工作、学习或社交的“第三空间”。
2. 商业运营:业态叠加与盈利模式
单纯依靠球场租金收入有限,丰富多样的商业业态是提升盈利能力的关键。
复合式餐饮: 引入高品质的咖啡店、酒吧、健康轻食吧,甚至是有特色的餐车,提供运动饮料、新鲜果汁和便捷的小吃。让人们在用餐休闲的时候可以观看运动,而运动的人群也有了天然的观众。这更能有效增加球场消费者的频次和时间,并增加客单价。
活动策划与赛事运营: 积极举办承办业余比赛、企业团建赛、青少年训练营等活动。通过组织体育比赛活动,吸引社区人们来休闲观赛,这样不仅能直接产生场地收入,还能提升球场的品牌知名度,以体育赛事凝聚社区向心力,从而形成更大的影响力。
3. 市场文化:社区文化与氛围营造
商业球场的最终极目标是打造一个有生命力和凝聚力的社区,吸引并留住体育消费人群。
线上线下联动:建立球场专属的线上社群,如微信群、小程序或APP。通过线上平台发布活动信息、预订场地、分享精彩瞬间,并鼓励用户在线上进行互动,从而将线下的人流沉淀为线上的社群资产。
网红打卡景观:设计具有独特美感的艺术装置或涂鸦墙,吸引年轻人前来拍照分享,为球场带来免费的社交媒体流量。例如,可以使用球类元素结合灯光艺术,创造出夜间独特的视觉效果。
定期社群活动: 除了体育赛事,可以定期举办电影之夜、音乐表演、跳蚤市场或健康讲座。将球场打造成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交流中心,让不运动的人也能从中找到乐趣。
飞牛照明长期专注体育照明领域,希望能借助自身的专业能力促进商业球场体育消费的繁荣。
详细设计方案请扫码咨询
